導讀論你是否承認,iPhone終究是款“不太尋常的手機”。這幾年人們對iPhone關注空前密切:它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開人們關注,分析師以此作為評估蘋果股價的依據之一... 論你是否承認,iPhone終究是款“不太尋常的手機”。這幾年人們對iPhone關注空前密切:它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開人們關注,分析師以此作為評估蘋果股價的依據之一;媒體則將曝光信息作為素材,在產品發布前炮制出“iPhone XXX評測”。2016年秋季的iPhone 7/7 Plus也是如此,在發布前的幾個月,取消耳機口、防水、雙鏡頭等特點陸續被曝光,發布會又一次變成了驗證過程。 但人們依然想知道,第十代iPhone相比上一代,又有何不同。在使用過這款產品幾天之后,新浪科技為您帶來對它全部細節的描述。 新的流行色 在電子產品行業,蘋果具備制造流行色的能力。 iPhone 5s試探性地嘗試“土豪金“獲得空前的成功;兩年后,玫瑰金色的6s又成了人們選擇這款手機重要理由。 今年iPhone 7的廣告色是黑色。蘋果給了用戶兩種選擇,亮黑色與黑(為了區別,我們在本文稱之為磨砂黑)。亮黑色的盒子也與其他顏色不同,蘋果上一次使用這種全黑色包裝盒,是iPhone 5黑色版的時候。 在發布會現場,我問一位蘋果高管為什么這次深空灰沒有了,他直接了當回答“因為我們更喜歡黑色”。對蘋果來說,黑色是個情節問題,自iPhone一代開始直到4s,iPhone一直只有黑白兩色可選。iPhone 5采用了更漂亮的金屬后背,掉漆問題讓蘋果把黑色雪藏了3年,直到今天,才再次重新拿出來。 在亮黑與磨砂黑中,毫無疑問,前者更吸引人。 類似的亮黑色在iPhone 3GS的塑料后背上見過,但這次的iPhone 7的根基是金屬,明顯更具質感。它仍是金屬材質,但蘋果在金屬上做9次表面處理,讓金屬具備了玻璃一般的手感,摸上去非常潤澤。 順便提一句,它并不像看起來那么滑,拿上去手感甚至比磨砂黑更澀一點。 如同發布當晚我們擔心的一樣,亮黑色的iPhone 7美麗也脆弱,高拋光表面容易出現細微劃痕,以及容易沾染指紋和油污。 具體到這部評測機,在我的包里放了幾天后出現了各種細微劃痕,情形有點黑色汽車上沒法避免的太陽紋。所以,蘋果在官網上也比較老實地提醒用戶:最好給亮黑加個手機套。但反過來說,它的美也被“保護”起來了。 接著前幾段說概念,蘋果對顏色把控其實是門學問:從粉色到純黑,后者既是對天線的完美掩蓋,也是色系造成的風格轉變。蘋果借此實現了對外觀的改造和用戶新鮮感的心理把控。在9日的預售開始后,我周圍人不約而同全選了黑色系。 另外,蘋果也希望新顏色能給自己創造更多利潤,在所有配色中,只有亮黑是128GB容量起步,沒有32GB容量版。我的同事開玩笑說,這是名副其實的“高端黑”。 除了亮黑,另一種受關注的顏色是磨砂黑。它不像亮黑色黑得那么純粹高調,純黑但是不容易被汗漬弄臟,是蘋果剔除深空灰后給出的另一種選擇。更重要的是——他有32GB版可選。 無論是亮黑還是磨砂黑,天線帶都用同色材料處理。之前飽受吐槽的“白帶”不那么明顯了。其他顏色的天線帶依然存在,只是新的天線帶做了位置弱化,雖然還有,但也不像之前那么突出。 不僅是顏色的改變,蘋果通過新工藝化解了iPhone 7沿襲6s外觀這個事實。這種新的高拋光處理,淡化了iPhone產品線沒有隔代外觀大變化的情況。對很多人來說,這點是換機的最大動力。 不能按的home鍵 從iPhone一代到五代,這系列手機經常出現的故障是home鍵損耗,連擊或失靈讓很多人習慣打開輔助功能里的“小白點”。 這個問題在iPhone誕生9年之后終于得到了解決,在iPhone 7上,蘋果換掉了機械式home鍵,給這顆按鍵加了最新的Taptic Engine振動器。 外觀看起來一樣,不過內在技術含量已經大不相同,玻璃按鍵下面是一顆Taptic Engine觸覺反饋裝置,通過手指觸碰,能實現不同的功能。 Taptic Engine是蘋果獨家研發的振動器,與常規手機的轉子震動馬達不同,它能通過按壓的不同實現更豐富的回饋。在Apple Watch上,Taptic Engine的主要作用觸覺反饋,仿佛有人敲了下你的手腕;在2015年后的MacBook上,用它以假亂真地模擬按壓感(曾有個老外對我表情夸張地解釋 新MacBook觸控板是“Magic!”)。 在iPhone 7上,雖然home鍵不能按下去了,但關于它的所有操作都和以前的機械按鍵一樣:按一下返回;雙擊調出多任務管理;長按調用Siri;輕拍兩下半屏模式,等等。 模擬出機械按鍵的段落感與真實按鍵不同,不過所有操作和邏輯完全一樣。為了這種模擬更像,蘋果給了新home鍵三種力度選擇,相當于以前單一的機械式home鍵力度變成了可調整,對多數人來說,第二檔力度就夠了。 這些努力減弱了機械式home鍵消失帶來的不適感,雖然上手之初仍覺怪異,好在用一會就能接受。 并且,新home鍵也給iPhone 7的防水減輕了實現難度。 終于具備防水功能 兩款iPhone對應上代尺寸沒有變化。 蘋果把心思都放在了硬件上,雖然三圍完全一樣,但在機身里塞進了另一個揚聲器、Taptic Engine觸覺反饋、新鏡頭模組、4-LED True Tone閃光燈、新的home鍵,以及防水功能等等。 在做完這些之后,機身還比之前輕了5克。 iPhone 6s其實也有輕度防水的能力,但很少有人知道,蘋果官方對這種沒完成的功能避而不談。 在iPhone 7發布會上,防水這件事,終于正式拿出來說了。 iPhone 7具備IP67級別防水能力,放眼智能手機行業,其實蘋果做這件事并不算早的,前有索尼后有三星。 IP67的通俗解釋是:外殼無間隙,可以完全防塵;在常溫下,1米深的水中不會對產品造成影響。 設計團隊沒有因為防水改變iPhone的外觀,用戶能感受到的,只是捅SIM卡槽比以前費勁了——里面能看到卡槽上有一圈橡膠防水環。 以這家公司的審美,當然不會給底部接口加個橡膠塞子,蘋果應該是在底部Lightning部分做了疏水涂層,即便往里倒水,也不會停留在金屬部分很多,我嘗試了一些極端情況:正在充電時候把手機扔進水里,把Lightning線頭上蘸水插進iPhone充電,把Lightning耳機蘸水插進iPhone,都能正常使用。 這是破壞性的使用方式,我們強烈不建議一般用戶這么做。幾乎所有的防水電子產品(包括索尼三星)因為進水損壞,廠商都是不負責保修的,蘋果也一樣。 防水功能是廠商給用戶“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最后準備,它們的適用環境應該是下雨天手機上淋一點水、洗手不小心弄濕、掉進洗手池、馬桶這種偶然情況;而不是洗澡、游泳等有水情境下的刻意長時間使用。何況設備用久了防水能力會下降,海水等還會對充電口金屬觸點造成腐蝕。
上一頁12 3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