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殺潛航5:大西洋戰役》(Silent Hunter V:Battle of the Atlantic)是潛艇仿真游戲《獵殺潛航》的第五代,簡稱《獵殺潛航5》。 之前抱著對SH5有極大的期待,下載玩了以后甚至超乎我的預期,個人覺得sh5是獵殺系列里目前最讓人身臨其境當年二戰U艇艇長生涯的一代。主要從以下幾大方面: 一.船員配置 大家玩了都可以知道里面你的部下有:輪機長,副艇長,觀察員,領航員,水手長,輪機維護官等,我們來看看這些人的官方介紹 輪機長Josef Erdmann:他與船長私下友誼深厚,他對戰爭持有保留意見,一心只想戰爭結束因為他還想著和他家里的妻子和孩子享受天倫之樂,他是一個心地善良,吃苦耐勞,艇內無論什么嚴重破損,在他帶領下故障都能解決。 副艇長Erich von Dobenecker:他父親和鄧尼茨可謂世交,自Kriegsmarine海軍院校畢業后就立馬上戰場擔任副艇長,一個十足納粹狂熱分子,他作戰積極性高,并一直想用自己在學校的學識為德國作貢獻。第一觀察員,負責海面魚雷攻擊。 觀察員Dieter Epp:他年輕,勇敢。非常尊重艇長,但愛和人開玩笑,尤其是副艇長,喜歡搞怪。主要職責:第二觀察員以及電報聯絡工作。 水手長Herbert Heine:他家境貧寒,被迫當兵。他爺爺是一名偉大的詩人,他在這方面也頗有天賦,私下里寫詩是他唯一的愛好。 輪機維護官Willi Pelz:一個極具機械頭腦的機械師。原先在寶馬汽車當工程師,后來他又迷上了潛艇。他熱愛潛艇柴油機的程度甚至超過了親人。他是個怪人喜歡那些梅青,汽油怪味及噪聲。是潛艇內機械方面的二把手。 領航員“恐龍”Emil Dübler:他沉默寡言,一個參與了一戰幸存下來的老兵。 從這些人物 深愛U艇 看過《從海底出擊》的愛好者們可以發現 這里游戲人物的原型都是誰了 或者是把電影幾個人合成到一個人身上 人物配對有很高的相似度 二.游戲系統本質的變革 人物采用了艇長第一視角,前幾代雖然雖然能讓玩家能瞬間轉移角色,立馬到聲納室,艦橋,控制室等,但你可以發現你扮演的也許不是一個艇長,而是一會你自己變成領航員一會又當了聲納兵等一下子扮演好幾個人,好像沒有自己的屬下船員,現在你由如身臨其境能與船員屬下互動,這就是一大進化。戰役方面采用即時動態,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目標,任務是什么,4相比3至少在任務上有一點更真實的東西:派遣特工,營救行動,運送物資,截取情報照片,相比于3一味的讓你去某個地方巡邏一下反復如此,5在任務方面的確有質的飛躍。 以往的回程補給方面也是總是固定不變,母港出行,回母港補給,而5也是動態隨戰役變化,同樣遵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更符合戰爭的瞬息萬變。游戲界面方面基本和前作差不多,但是儀表,刻度給出的讀數更大地精確了,數字式儀表讀數優點就是精度,其他感覺還是差不多與前作。船長日記也是采用即時寫實,重要事件發生立刻隨時記錄,不像前作每次都是等回港以后才寫內容也局限于沉船,而5是更貼近二戰U艇增加了新內容:魚雷的發射,魚雷的撞擊,沉船即時記錄。還有如果要下潛,比如關上艦橋倉蓋等等這些細節。 三.談談游戲畫面 也許有人會說5畫面華而不實,相反,sh5的畫面給我的感覺是很“素”,真實感強,4給人的感覺像是動畫片,那么5就是紀錄片了。官方說5的引擎沿用4的,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我覺得5和4好像不是一個引擎,好像用了新引擎。 也更注重了細節比如:在用潛望鏡時,你仔細看,可以發現在鏡片上竟然有好幾條用舊的刮痕,潛望鏡出水面,海面流動總是不停有水滴打到鏡片上。切換速度時,柴缸機沖程運動的頻率轉換,你切實能感受到這發動機的活力。 大家可以看看國家地理,Discovery有關二戰U艇的紀錄片,許多模擬畫面也是計算機繪圖模擬,我真懷疑是不是他們讓Ubi代做的,這代至少潛艇在水下的畫面直逼那些紀錄片,真是有了質的飛躍 總體我的感覺:如果把SH3作為一個游戲的一代,那么SH5無疑就是SH3二代 還希望W_clear再用SH5 拍攝新的《獵潛版海底出擊》! 本次分享游戲《獵殺潛航5》攻略。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