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大家應該不怎么陌生吧!現在電腦已經普及到大多數人的家庭之中了,電腦的用途非常地廣,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的人對電腦的用處不同。但是對于很多的年輕人來說電腦最大的用途就是玩游戲了。電腦游戲大家肯定玩過吧!它可以使人上癮。
設計用途:資源采集
制造方:卡茲米諾夫設計局
原產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量產方:蘇聯軍工廠/造船廠
關鍵指標:
>“一觸即開”式反應裝甲披掛[反應和爆炸反應是不同的,請大家注意分辨=004=]
>可折疊水敏式浮筒
>棚蓋風格的駕駛艙
>粗糙耐用的貨艙
>記帳的算盤
戰地錄影:
你幾乎無法想象這么多來自其他車輛的雜七雜八的配件是如何組裝成礦車的:它們的駕駛艙來自與防空炮塔和卡茲米諾夫設計局自家的KDB-2牛蛙式運兵車一樣的氣泡式艙蓋;可折疊浮筒取自轉賣的旅伴擴展車[的確,它展開之日就是大家賣掉它之時=004=];反應裝甲是把鐵錘和天啟主戰坦克的邊角料熔化后冶煉出的裝甲板組成的;貨艙是從墜毀的米格機里回收的機身,諸如此類等等等等。每輛礦車的加工都是盡心盡力,而每個礦車駕駛員都獲得了一個裝禎好的紀念表格,列出了長串忠誠士兵的姓名與地址,他們的座駕正是創造這臺特別的車輛所用的配件來源。諷刺的上,無論礦車所使用的原始設計理念有多么保守,每輛車子還是要花費大量的加工時間和資金,這部分是因為對使用回收部件表示敬意的各種繁雜典禮與儀式。

盟軍軍官們一直在咒罵蘇聯礦車的“假純”外表,但這并不能讓它們在戰斗中免遭厄運。
為了降低成本,礦車沒有武裝,而且這樣還能夠降低對平民駕駛員的最低標準——這些人獻身與共產主義事業,但原因各有不同,至少不用像那些勇敢或更具有自我獻身精神的同志們那樣在前線戰斗。蘇聯精心策劃了一場花費不菲的公關活動,從各個階層的蘇聯愛國者中招募了數千名礦車駕駛,并對這些志愿司機保證他們不會因沒有服兵役而以不服從蘇維埃領導的罪名鋃鐺入獄。這些司機也得到了相人身安全保障的承諾,因為礦車的技能是展開全身反應裝甲板,在測試中可以輕易抵擋70mm坦克炮的炮彈。一些在數學方面特別有天賦的家伙被分配到了最佳采礦位置,在那里他們可以運用自己的技能輕易采集大量資源,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一份不錯的工作,就是偶爾要抵擋一下來自盟軍的反擊。
某個有良心的蘇聯軍事情況批評家曾經起草了一份題為“過分依賴礦車的白癡行為”的17頁文章,在里面他痛斥了蘇聯使用舊配件組裝礦車,卻使用全新的軍用車輛。他決心揭露礦石精煉與軍事生產之間關系的真相,但他在兌現諾言前就不幸自然死亡了。無論如何,礦車仍舊是蘇聯前線不可或缺的設備。
作戰摘要:
戰場偵察已經揭示了至少以下數點關于蘇聯礦車的情報:
壞了就換——每個蘇聯精煉廠都配備有自己的礦車,不需要直接監管就能正常運做。如果這些車輛因為種種理由趴窩了,精煉廠仍舊擁有足夠的配件再造一輛。當然,蘇聯軍工廠和造船廠也能在需要時組裝額外的礦車。
反應裝甲——如果遭到攻擊,礦車司機們知道如何利用反應裝甲的厚重金屬披掛把車輛完全包裹起來。不過并不建議他們使用這種自衛手段,因為這會影響他們的主要職責——采礦。
離他遠點——雖然缺乏武器,但礦車也不是完全任人宰割的,他們還是能夠壓死沒頭沒腦跑到面前擋路的家伙的。礦車司機知道如何利用這個最后手段,有些人甚至已經在不經意中殺死了不少敵人士兵,當時他們無視已經打開的反應裝甲仍舊橫沖直撞。
兩棲資源——和他們的同胞姐妹旅伴擴展車一樣,礦車可以在超過1米深的水中轉換為水上模式。
玩游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大家放松放松,但是我建議大家不要把過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當中,因為這樣的話大家很有可能上癮,這樣不利于大家的工作或者是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