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OPPO R7手機正式上市有一段時間了,這款手機的發布后就有著不錯的印象,那么現在為大家帶來OPPO R7手機的詳細評測,看看這款手機是不是大家期待中的那樣?包裝及外觀:如今,手機已經走出了豪華包... OPPO R7手機正式上市有一段時間了,這款手機的發布后就有著不錯的印象,那么現在為大家帶來OPPO R7手機的詳細評測,看看這款手機是不是大家期待中的那樣? 包裝及外觀: 如今,手機已經走出了豪華包裝的年代,碩大的包裝盒已經極少見了。R7采用眼下主流的包裝形式:一個比手機略大一圈的硬紙盒。 ![]() 包裝盒內部結構基本與iPhone一樣,手機下面是一個貼合手機外形的托架,然后是說明書,最底下的凹槽與手機配件外形匹配,分別是USB線、變壓器和耳機。 ![]() 5寸的R7與4.7寸的iPhone6放在一起顯得略大一圈,143*71*6.3的三圍顯得非常纖薄,明顯要比iPhone6更薄一點。 ![]() 弧邊的屏幕讓R7的邊緣看起來非常柔和。R7的三個功能鍵排布與我之前用的安卓手機有所不同,它的菜單鍵在左側而返回鍵在右側,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這幾個按鍵不帶背光功能略顯吝嗇,好在習慣后使用影響不大。 ![]() 在最求超薄大屏手機的今天,談手機漂亮與否是件奢侈的事,反正都是前后兩塊光板而已。R7的手機背部同樣也是一塊鋁合金光板,中間一個logo,僅兩端有兩條質感略微不同的細條,想必是天線位置。 ![]() R7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是耳機和USB接口,由于機身太薄,3.5mm標準耳機接口的尺寸已經超過了鋁框。電源鍵在機身左側而音量鍵在右側,再一次與我之前使用的手機相反,而且位置都比較靠下,接近機身中間位置了,比較容易誤觸。 總體來說R7的外觀做的還是挺不錯的,全鋁合金外殼質感十足,觸感也非常舒服。但R7也有個別小細節上很值得吐槽。 首當其沖就是邊緣處理。先來個側面微距圖跟iPhone6對比下,R7的側邊處理官方稱之為流光側邊,顯然圓潤度還是遠不如iPhone6,線條也沒那么流暢。 ![]() 流光側邊工藝還包括在手機外殼靠近底部的邊緣挖一條小凹槽,可這條凹槽剛好讓USB接口邊緣變的非常薄,摸起來有點割手。 ![]() 最后要吐槽的是這個卡槽,居然不是一體CNC的,而是由三部分焊接而成,蓋子還搖搖晃晃的。 ![]() 系統: 一直以來我都是安卓的忠實用戶,雖然已經使用iPhone手機兩年還是完全不習慣,高開放度的安卓系統配置好后實在要比iPhone好用太多了。 ![]() 可定制化是安卓系統最大優勢之一,R7預裝的是基于安卓深度開發的ColorOS系統。以往國內銷售的手機總是預裝一大堆垃圾軟件,所以我用的安卓手機總是直接刷成國際版系統,ROOT后刪掉不用的軟件,安裝自己精心挑選后的一批軟件。但ColorOS的系統非常干凈簡潔,僅僅預裝了幾個最常用的社交、新聞軟件,以及oppo自己官方的銷售平臺和軟件平臺,完全沒有清理的必要。 ![]() 通知欄曾經是安卓系統最大的特色,不過自從iOS 6開始蘋果也抄襲了這一功能,已經變成兩大平臺共有功能了。ColorOS在通知欄增加了15個快捷按鍵,并且可以在一排和三排之間隨意切換,除了藍牙、wifi、鬧鈴等必備功能外,手電、計算器、一件清理等常用功能也都包含在內,無需額外再安裝通知欄插件了。 做為深度開發的系統,替換掉安卓原生桌面是最基本的要求。ColorOS系統采用了自己開發的ColorOS桌面,在桌面狀態點菜單鍵即可進入上圖所示的設置頁面,在桌面放置插件、更換壁紙、開關心情音樂和心情相冊桌面、桌面翻轉特效、桌面主題五大功能。 ![]() 可以在桌面放置插件是我最愛的功能,不需要打開軟件就能直接在桌面上看到所需的內容,比如天氣、新聞、萬年歷、短信、通話記錄等等,iPhone則必須一個個打開對應的APP才行。 圖標可以擺放在任意位置也是強迫癥患者必備功能,我就可以把最常用類似功能的軟件放在一排或一列,哪怕這一排裝不滿也沒關系,而iPhone的圖標是不允許中間留空格的。 ![]() 當然安卓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后臺程序駐留就是最大短板之一。后臺程序不但消耗電力和網絡,也給非法吸金軟件可乘之機。ColorOS的純凈后臺功能則可以杜絕這一情況的發生!這個功能被ColorOS放在省電設置里面,開啟這一功能后只有被允許的程序才能駐留后臺,發現這一功能后我立馬刪掉了允許列表中的搜狐視頻,只留下了即時通訊軟件。 偷跑流量是安卓的另一大問題,在家用wifi也就算了,出門在外偷跑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顯然不能容忍。以往只能root后再安裝網絡管理軟件來解決這一問題,ColorOS的流量控制里內置了聯網控制功能,并且能更改新安裝軟件的默認設置。 這里給個設置建議: 1、把單機軟件和單機游戲的WLAN和數據網絡都取消,不但省流量還能屏蔽內置廣告 2、視頻軟件只開放WLAN,這樣出去時候就不怕誤點視頻浪費流量了 由于時間關系也沒能把ColorOS摸透,但是這幾日的使用讓我感覺非常好,雖然還有區域截圖和撥號軟件方面的小瑕疵,但系統本身沒有什么冗余功能,也沒有內置亂七八糟的軟件,而純凈后臺、聯網控制以及通知中心功能解決了安卓的最讓人擔心的問題,雖然很多人自己也能通過安裝第三方軟件實現這些功能,但系統內置無疑可以給不懂折騰手機的人提供極大的便利。 屏幕: R7的這塊5寸1080p全高清Amoled屏幕顯示效果驚人,尤其是在與iPhone6測試后簡直給人驚艷的感覺! ![]() 我使用Datacolor Spyder4Elite 紅蜘蛛對手頭的三部手機以及iPad mini2進行了測試,上圖是四個屏幕的色域測試結果,OPPO R7的色域居然達到了AdobeRGB 100%,徹底秒殺其他三個屏幕,所以后面的測試我只提取了三個中最好的iPhone6來對比。 ![]() 色彩精確度測試,這次則是iPhone6明顯領先了,不過2.35的成績也不算差,夏普SH306達到了驚人的9.35呢。 ![]() 純白畫面屏攝對比,大的是R7。,拍攝前已經兩臺手機的亮度達到一致,亮度是用照度計測量的以確保客觀。顯然兩塊屏幕的色溫有所區別。 ![]() 上圖依次是紅、綠、藍、黑四色的對比,從對比圖來看兩塊屏幕的藍綠兩色比較接近,而紅色是R7明顯更亮一點。最后一張黑色圖是長時間曝光拍下的,由于AMOLED主動發光的特性,徹底杜絕了漏光之類問題,黑色畫面下真的完全沒法拍攝。 ![]() 圖片顯示對比,顯然R7的顏色偏紅一些,iPhone6要偏黃一點。 ![]() ![]() 左右斜視對比也體現了同樣的情況。當然這是用相機放大了兩者的差異,iPhone6的屏幕視角表現已經非常好了,只是AMOLED這種屏幕有先天優勢,原理上就決定了它的視角是遠勝于LCD屏的。 性能: ![]() 決定性能的是內存和CPU,在各家集體采用類似硬件的大環境下,類似配置的手機性能會非常接近,這里我就用主流的安兔兔做了下測試。 ![]() 這一測試我執行了3次,最終結果基本一致,最高42000分,最低就是上圖的41345分。這分數是包括了諸多測試項目的綜合得分。 ![]() 在第三次測試中我測試了手機背面的溫度,最熱的部分在手機頂部,最高溫度38.2度,而手機下面部分基本維持在33度左右,測試是室溫27度,發熱表現相當不錯。 當然跑分只能代表硬件性能,使用的流程程度與系統優惠有極大關系。幾天的試用里我下載了幾乎所有購物網站的APP的來備戰618大促,并下載了多個大型游戲進行試用,R7表現的非常良好,系統一直能保持流程狀態。
拍照: ![]() 作為主打拍照的相機,R7配備了1300萬像素F/2.2后置攝像頭加800萬像素F/2.4前置攝像頭。根據網上資料顯示R7使用的就是一顆來自三星ISOCELL攝像頭,這款攝像頭搭載了PDAF技術(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在快速對焦及移動物體的拍攝上有明顯效果。應該是受超薄機身影響,R7的攝像頭也略微突出了機身,不過這個全民帶套的年代,這點突起不算什么問題。 ![]() R7默認的拍照界面非常簡單,只有閃光燈開關和快門開關。 ![]() 點擊快門按鈕上方的按鍵就能進入模式菜單,這里就能看到R7提供了非常多的拍攝功能,其中RAW格式是其它手機上極少見的。進入相機商店還可以下載安裝更多的模式。 相機設置方面比較簡單,其中最特別的要數閃拍功能了,OPPO這一功能號稱能提高啟動速度30%,對焦最快0.1s,并帶有防抖功能。實際體驗確實也能感受到OPPO的相機啟動速度極快,基本跟iPhone一致,要比我之前用的安卓手機快多了。 R7的拍照模式極多,下面我就只選擇其中幾個做下介紹: ![]() 全景模式:這也屬于現在手機的基本功能了,R7的全景操作非常穩定流暢,成像效果也很不錯。 ![]() 超級微距模式:R7的攝像頭本身微距能力不強,最近對焦距離顯然不如iPhone6,但它有個超級微距模式,可以將畫面中間部分放大來提供微距效果。上面動圖就是R7處于同一位置下,開啟和關閉微距模式時的畫面區別。 ![]() 美顏模式:這簡直是手機必備功能,尤其是對妹紙來說。R7內置了8種美顏模式,我截取了額頭抬頭紋、鼻翼量測粗大毛孔以及胡子部分進行對比,可以看到美顏效果的強大威力。 ![]() R7最最強的無疑還是這個專業模式,提供了白平衡、EV調整以及手動對焦功能,這是準專業相機才能擁有的功能啊,上面動圖可以看出EV調節以及手動對焦強悍。 功能就介紹到這里,下面用iPhone6跟R7進行實際對比: ![]() 首先看看兩個手機在同一位置拍攝的同一物品,顯然R7的視角要比iPhone6大的多。并且R7在大視角的前提下失真控制的很好,邊緣的線條都還能基本保持平直。 ![]() R7和iPhone6拍攝的SpyderCheckr24標準色卡,這個色卡配合軟件可以給對相機進行校色,通常用于對色彩有極高精確性要求的商業攝影。 ![]() 較色畫面,每個色卡中間的小色卡是標準顏色,對比大色塊和標準色就可以比較相機顏色還原的準確性。這只是作為參考,畢竟我們更需要的是好看的顏色,至于顏色是否準確相信關心的人不多。 ![]() ![]() 上圖是iPhone6拍攝,下圖是R7拍攝,顯然iPhone的成像討喜的多,上圖的天空更藍、樹木更綠、河水更清澈,但實際上R7的成像更接近真實情況。 ![]() R7最大的特色就是獨家專利的VOOC閃充功能了,閃充5分鐘可打電話2小時的廣告語隨處可見。通常USB2.0是黑色、USB3.0是藍色,而OPPO把USB做成了綠色來彰顯自己的獨特。 ![]() VOOC充電器電流高達4A,這是我見過最大電流的USB充電器。接上手機后屏幕會出現VOOC標志,表面手機正處于閃充狀態。 ![]() 換其它USB線VOOC標志就消失了,可見OPPO還是給自己專利技術做了識別的,不能換用第三方的數據線。 ![]() 接上USB電壓電流監測儀發現個奇怪的現象,手機在黑屏時候充電可以達到1.83A的電流,而亮屏時候只有1.19A,想必是OPPO的保護設置。而最大充電電流僅有1.83A,雖然比常見手機電流大了近一倍,但顯然不是閃充的規格。 ![]() 所以我又動用了功率計來測試,在1.83A時候功耗10W,而閃充時候可以達到16.7W。 很容易算出閃充電流大約在3.05A。OPPO官方公布R7的電池容量是2320mAh,在閃充模式下不到1小時就能把電池充滿了。 ![]() 順便我測試了一下移動電源給R7充電的情況,居然也能達到1.77A的電流,要比別的手機充電速度快的多。不過亮屏時同樣只有1.19A。 ![]() 通常來說大電流充電會導致手機驗證發熱,但R7從15%電量充到54%外殼最高溫度居然只有32度,OPPO的VOOC技術確實有點牛。 總結: OPPO R7的外觀雖然和國際大牌還有差距,但系統實用性優化方面要比進口產品強太多了,ColorOS系統優化很好,尤其是純凈后臺、聯網控制、通知中心這三個功能,基本杜絕了APP偷跑流量和廣告騷擾的問題。 VOOC閃充非常實用,很短時間就能把電池充滿,基本不用擔心手機供電問題了。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